灾难片折腾的是哪根经 – 健康者社区

灾难片折腾的是哪根经

曾经一度我一直怀疑,为什么那些所谓的超级大国喜欢有事没事折腾一些灾难片来折腾折腾世人?这么伤神费力,劳民伤财的事最终又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呢?

  1.敏感者易出现情绪障碍

    蒋成刚分析说,因为一部电影引发心理危机有点言过其实。出现这种状态的人一般本身性格较为敏感,电影的震撼人心的声画效果、灾难性画面会对其造成较强的冲击。这种较轻的幻觉属于一种急性应激障碍,是一过性的。一般人可以在一周左右的时间自我修复,恢复以往的心态和睡眠。

  “我们看电影的眼光应该有更多的层面,不仅仅停留在灾难本身。”蒋成刚医生说,“在灾难片中,对家庭成员情感的信任和珍惜,可以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重视亲情。而主人公在电影中逃生的经历,也可以让我们学习在突发灾难中如何选择适当的避险措施。”

  不过,曾经参与过汶川地震心理救援的蒋医生建议:“如果是曾受过地震灾害、有心理障碍的人最好避免看这类灾难片,以减少重复回顾的创伤性事件,加重心理创伤。”心理学博士汪冰:

  2.看完灾难片更应珍惜现在

  汪冰博士看了两遍《2012》,对于网友说的做噩梦、消极情绪等,他说其实这些都是一过性的,因为影片拍得很真实,让很多观众都感觉很紧张,神经紧绷,情感耗竭,才会让人们一时无法摆脱那种情景,但是这种急性应激反应会随着回到正常的现实生活而逐渐消失,不用太过紧张。

  汪博士说:“看完灾难片,应该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好好爱身边的亲人才不会让自己有遗憾。不妨从现在做起,坐在地铁上或者公交车上,有些闲暇就给家人、爱人发一条短信,对你想要感激的人说声‘谢谢’。”

  有位哲人说过:“有时候,我们不是要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而是要学会带着勇气生活。”这句话就是最好的安慰剂。那些出现心理不适的人应该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并善于发现身边更多的快乐。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