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产生性别角色错乱 – 健康者社区

不要让孩子产生性别角色错乱

  2000年引起轰动的美国影片《男孩不哭》,讲述了1993年发生在美国一个小城市的真实故事:一个叫布兰顿的女孩无法接受自己的性别,一直自认是“有性别角色危机的男人”。她到一个新的城市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并找到了理解自己的女友。然而她的行为却不被人们原谅:她死在了一群男人怒气膨胀导致的一场血腥暴力事件中。我国南方一省会城市也有这么一位男孩,在他的潜意识中有着另外一种感觉——“我被束缚在一具错误的躯体内”。上学后,他与女同学玩女孩的游戏,参加她们的生日聚会,甚至为跳芭蕾而盛装打扮。而当他在校园内被取笑,被称作“变态”和“同性恋”时,他选择了自杀。

  性身份即人对自身生物学性别属性的自我体验和辨识。性别包括了基因性别(即染色体性别)、生殖器性别(解剖生理性别)、心理性别(性别角色)和行为性别(社会性别角色适应)。前两种是先天因素决定的,统称为生物学性别。心理与行为性别是在生物性因素的基础上由后天因素决定的,是自我理解和学习的产物。易性症是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外生殖器的性别相反,而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

  易性症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与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有关。如有的父母生了个男孩,却偏偏想有女孩,于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扮、教育孩子,使孩子的性心理被扭曲而导致易性症。易性症发病率据国外统计女性占十万分之一,男性占七万分之一。女性易性症者往往严重程度比男性轻,女性着男装社会也相对容易接受,多数可勉强结婚,也可生育,性生活往往不和谐。男性则过分女性化装扮,同时也不易被社会接受,其内心之痛苦非常人所能理解。因此,家长从小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性别角色,不要按自己的好恶打扮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在日常生活的身体和视觉接触中,孩子可以从妈妈身上认识女性角色,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这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爸爸妈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自然情景,让孩子理解不同的性别角色。比如,爸爸要和儿子一起来完成繁重的劳动,让儿子感受男子汉应有的坚强和力量;要让他多与同性朋友交往,要多带孩子去做男人的运动,如踢足球、举重等。如果家里有女孩,妈妈应多让孩子做些女人活,如织毛衣、剪纸等。

  爸爸妈妈的养育方式从孩子一出生便不断地影响他们。有的爸爸妈妈想男孩生了女孩,想女孩生了男孩,就将自己的宝贝装扮成相反的性别,认为反正宝贝年纪小,意识不到其中的差异。这些模糊的态度非常容易使孩子发生性别认同上的混乱。另外,爸爸妈妈对性别的接受程度也会影响孩子对自身性别的认可。如果妈妈因为工作和家务过于繁忙,有时会抱怨“做女人真累”,这有可能引起女儿对自己性别的悲观。爸爸妈妈应该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并让孩子理解: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值得尊重的,不论性别如何,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施展才华。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